导言
90后,一个对我们来说熟悉而又生疏的词。网络上随意一搜就有很多的关于90后的研讨陈述。独立、个性、叛逆、非干流,评价褒贬不一。那么,90后在使用社交产品时有什么特其他当地吗?
二线城市,紧紧跟从着一线城市的脚步,又被重重包围在三线城市之中,究竟二线城市的用户会更像哪一边的用户呢?
二线城市的90后用户,与我们最熟悉的一线城市80后用户,又有着哪些类似?哪些不同?
带着以上疑问,腾讯ISUX用户研讨中心在上一年年底进行了一次针对二线城市90后用户移动社交行为的基础研讨。
错位的二线城市我们造访了昆明、长沙、青岛、西安以及哈尔滨五座二线城市,在每一个城市进行了三场入户访谈,以及总计64名路人的拦访,有了如下重要发现。
经济水平像一线,科技水平像三线:
五座城市都在大修地铁,富有的夜日子也让人感遭到了城市的活力。我们访谈的用户遍及都觉得自己的城市现已是座大城市了,北上广深对他们的吸引力有限。
可是另外一方面,他们都不太懂科技,买手机时大多是听店员的引荐。此外他们的家庭 WiFi 普及程度很差,很多用户都认为那是需要独立装置的,跟宽带不一样。很多人买了 iPad 今后都需要找一个有网的当地,下载好足够的内容存着慢慢看、慢慢玩。
智能手机不智能,社交产品看新闻:
他们在使用智能手机时,保留了很多功用手机时代的习惯。比如用阅读器当作网络进口,不常用客户端;用 SIM 卡来转存联络人,而不是用 App 来管理等。
另外一方面,他们对社交产品的了解也与我们产品主管的定位有误差,比如用微信只是看段子,而不是跟朋友谈天。
删除以前,满意现在,空想未来:
日子发生了剧变后,比如升学、爱情、分手等,他们会在社交网络上完全删除早年发布的内容。我们在昆明访谈的一个女生在上大学前手动逐条删除了300多条微博,为了不让新朋友了解自己以前的幼稚。
而关于现在,他们的日子节奏很规律,集会很固定,总是去老当地,也不想探究新当地,他们对现在的日子是很满足的。
关于未来,想移民去美国、当CEO、海边的大房子等,他们的梦想都很大。可当我们问到要怎么完成时,他们都摇摇头说不知道,也没有为之进行任何努力。
以假乱真的苹果体验店 | 拍摄地:西安东大街
二线城市90后特征有了这些发现后,我们发出了一份关于情绪及行为的网络调查询卷,共回收了5730份有用样本。通过对问卷成果的分析,结合了访谈发现后,我们得到了一个二线城市90后用户的大致画像。